时光荏苒,如白驹过隙。转眼间已经到了古镇灯饰传媒20周年的日子,回首往昔,百感交集。经历过一场大火、经历过“非典”疫情、经历过分道扬镳、经历过众志成城、经历过辉煌成就、也正经历着新冠肺炎疫情……
过去,我们比较善于在确定性的环境中生活、经营和发展。经济高速增长是确定性、产品供不应求是确定性、房地产一日千里是确定性,仿佛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张地图,想去到哪里都有明确的路径,只要付诸行动,就会有好的结果,且一成不变。
如今,一切都变得充满不确定性。世界格局如此,经济环境如此,产品研发如此,合作伙伴亦是如此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呢?
首先,接受“不确定性”。要勇敢地丢掉手中那张跟不上形势瞬息万变的地图,拿起指南针,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,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,跋山涉水、穿越荆棘、滴水穿石。
其次,适应“不确定性”。遇事要“三思”,寻找合理性。当听到不同意见、遭遇逆境的时候,第一时间要通过换位思考,寻找合理性;如果找不到,就更深一层思考,我是不是错了,他才是对的;如果两次思考都找不出合理性,那么就要第三次思考,我是不是见识太少、境界不高、格局不够?如此,便可不断提升自己,洞察天地。
再次,维持“不确定性”。要把技术、知识、经验、要素等资源进行集成,形成自己的护城河。信息化时代,各种知识、技术都是很容易获取的,如果只停留在链接的层面,你就无法适应不确定性时代的竞争环境。唯有通过集成,把产业资源整体串起来,进而融合形成数据和体系,才能维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德国的工业4.0,本质上就是三大集成:纵向集成、横向集成、端到端的集成。
最后,降低“不确定性”。在不确定之中,企业需要比“专业”更专业的服务。有的企业需要救命,有的企业需要治病,有的企业需要养生。救命时,要建议企业冷静地壮士断腕;治病时,要建议企业咬着牙刮骨疗伤;养生时,要建议企业坚持强身健体。反观行业,很多企业“遇人不淑”,由于专业、认知和信息的局限,往往做不到对症下药。明明命悬一线,却建议你治病;已经病入膏肓时,还劝解你养生;在一切正常时,反而建议你饮鸩止渴。
在不确定性的时代,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领域守住阵地,通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。不确定性是外因,而内因是企业的不可替代性和定价权。
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?是打磨了无数次做产品的独特流程,是一种员工极度负责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文化,是多年持续研究底层技术的科研团队,是每年持续用大量时间周游列国看世界的设计师……
王家卫在《一代宗师》里说: 人这一生,要见众生,见天地,见自己。见了众生,明白了众生相,所以宽容;见了天地,体会了伟大与渺小,所以谦卑;见了自己,感受了本我和真我,所以豁达。
--THANK YOU---
文:古今
编辑:蔡明权
编审:知音
稿件整理:古镇灯饰融媒体中心